医院新闻

中山医院告诉你:胆囊癌,接近半数的人发现已是晚期!

2022-02-14 673
上海中山医院 上海中山医院 前往主页

(原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山医院告诉你:胆囊癌,接近半数的人发现已是晚期!

 

   意外之癌

   张阿姨患有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病情一直比较稳定,只是偶尔发作,可是由于张阿姨害怕手术,认为胆囊切除后对身体有损害,所以一直拖着没有治疗。较近,张阿姨到门诊随访,超声报告提示有胆囊萎缩的迹象,于是在医生的强烈建议下做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本以为事情告一段落,谁曾想出院后突然接到医院电话通知,术后病理竟然是胆囊癌!张阿姨很困惑,为什么胆囊炎会变成癌症?自己明明平时身体很好,也没什么不舒服,为什么会患癌呢?

   今天就让我们为大家介绍这个癌症界的无声杀手——胆囊癌!!!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多种常见肿瘤的早期筛查方式早已普及,被民众熟知。但是仍然有一些肿瘤因为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手段,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被大家忽视。这些肿瘤进展悄无声息,等到确诊时,大多数患者早已失去了优等治疗时机。

   胆囊癌在全闻名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是约有1/4的患者在中国。2015年中国癌症报告显示,全国每1万人中就有5.4个患胆囊癌,发病率仅为肺癌的1/14,胃癌的1/7。然而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癌症,疾病进展却异常凶险。 胆囊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5%,中位生存时间只有6个月。也就是说一个进展期的胆囊癌患者从确诊到较后死亡,绝大多数都活不过5年,多数患者1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转移。这也是为什么医学界把胆囊癌称为癌症届的“无冕之强者”,因为它比“癌中之强者”的胰腺癌更加可怕。


女性溜狗


  什么人群容易患胆囊癌?

   01患病人群

   从流行病学大数据看,胆囊癌常发生于40-60岁的中年女性人群,尤其在拉丁美洲、洲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02胆囊结石

   结石患者得胆囊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3.7倍。结石的直径越大、数目越多,越危险!胆固醇、混合胆固醇类结石相比其它类型结石更危险。尤其是伴有长期胆囊炎症发作病史的患者,需要警惕反复炎症刺激造成的胆囊壁上皮癌变;

   03慢性胆囊炎

   尤其是萎缩性胆囊炎或瓷化胆囊

   04胆囊息肉

   对于单发、内部有血流或直径大于1cm的胆囊息肉恶变的风险较高,需要外科及时处理。

   05其他胆囊良性病变

   此外还有一些胆囊良性疾病,如胆囊腺肌症也应该引起重视。

   06保胆术后

   值得一提,目前少数医院大力推广保胆手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息肉,殊不知这个被保留下来的胆囊,今后将成为威胁胆囊健康的隐患。由于危险因素没有完全去除,不仅会有结石复发的可能,还会提高胆囊癌复发的风险。


   如何早期识别胆囊癌

   腹部不适、腹胀,这些非特异的症状都可以是胆囊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尤其是上腹部不适,患者往往会误判为“胃病”,一旦症状缓解,就会立马抛诸脑后。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应该多关注体检腹部超声报告上的胆囊健康。如果伴有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等上述的胆囊癌危险因素,应当立即至胆道专科门诊就诊,制定治疗方案或随访计划。因为这些胆囊良性病变往往就是导致胆囊癌变的危险因素。如果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壁毛糙,局部增厚,更要警惕,必要时可以加做超声造影、腹部CT或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这些影像学检查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此外,多数胆囊癌患者还伴随肿瘤标记物CA19-9、CEA的升高,但是仅靠肿瘤标记物诊断缺乏特异性。


   这个“杀手”很冷静—意外胆囊癌

   如果把胆囊癌比作一个无声的杀手,那么意外胆囊癌就是较冷静的那个。意外胆囊癌是因为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在术中或者术后经病理检查意外发现的胆囊癌。尤其随着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术)的普及,意外胆囊癌的发病率日渐增多。所以,如果患者患有胆囊良性疾病,在手术治疗后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己的术后病理报告,一旦出现意外胆囊癌的情况,应在首先手术后2周内至综合性三甲医院的胆道专科就诊,考虑二次补救手术的可能。


   胆囊癌目前有什么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治疗胆囊癌的现有方法。但对于多数确诊就无法治疗的胆囊癌患者或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局部放疗等。尤其近年随着PD-1等免疫药物的突破性进展,多种治疗联合的方式已经给很多胆囊癌患者带来福音。胆囊癌患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MDT)的诊疗模式,通过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放射科的综合评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精细准确治疗方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外科

   胆石症微创门诊    周二下午

   胆道肿瘤及随访门诊  周四下午

   胆道肿瘤MDT门诊   周一下午

 

   刘厚宝

   教授  主任医师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长期致力于胆囊癌,胆管癌、壶腹部肿瘤等胆道恶性肿瘤的研究与治疗;擅长复杂性胆道疾病的微创治疗以及胆道损伤的修复

 

   宋陆军

   教授  主任医师

   特需门诊:周三下午、周四下午

   擅长胆道恶性肿瘤的治疗、胆道良性疾病的微创治疗

 

   锁涛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擅长胆道良性疾病的微创治疗及胆道恶性肿瘤

   复旦大学胆道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常务);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生分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生分会 胆道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胆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肠外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市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倪晓凌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下午

   擅长胆囊癌、胆管癌、壶腹部肿瘤等胆道恶性肿瘤的治疗

 

   刘寒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长期致力于胆道疾病微创手术的改进和推广,以及胆道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和手术治疗。发展了三孔法腹腔镜肝脏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技术,并通过医联体在多家医院进行开展

  

   潘洪涛

   副主任医师

   门诊:周二下午胆石症微创门诊

   外科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病例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类普外科常规手术。参与胆道专业组临床与基础研究。长期致力于胆道良性疾病的微创治疗。

 

   李敏  

   副主任医师

   掌握胆道常见疾病的诊治,并长期致力于胆石症等胆道良性疾病的微创治疗和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近五年来,作为前列作者共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校级基金1项,院级基金1项。参译《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外科的模拟培训》等著作。荣获“中山医院优良医干”光荣称号。

 

   沈盛  

   主治医师

   掌握胆道常见疾病的诊治,并长期致力于胆石症微创治疗和胆道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近五年来,作为前列作者共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并承担院级基金1项。先后参编《实用外科学》等著作,参译《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外科的模拟培训》等著作

 

 

转载自公众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外科

原作者:倪小健、陶颖、宋琳子 中山胆识之家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