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我院肝胆胰外科袁周教授团队成功为一高龄患者完成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
2020-11-23
来源:普外科
近日,我院肝胆胰外科袁周教授团队为一名高龄壶腹部肿瘤患者施行了普外科较复杂手术——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手术过程中,袁周教授发现患者在壶腹部周围三个不同部位都存在肿瘤,全部完整切除。术后病理结果分别提示壶腹部位低分化腺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胃间质瘤。袁周教授团队通过一次手术为患者同时解决了三个大问题,并且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见下图)。83岁高龄的陈奶奶从今年9月份开始,出现进食油腻食物后间断性中上腹隐痛的症状。入住我院肝胆胰外科后,患者的腹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均提示有壶腹部肿瘤的可能性,且肿瘤指标明显升高:AFP8.80ng/mL,CEA13.90ng/mL,CA12548.69U/mL,CA1539.04U/mL,CA199116.50U/mL,CA5088.70IU/ML。
经过我院肝胆胰外科黄新余教授、袁周教授等人的科内讨论后,对患者拟诊断为“壶腹部肿瘤”。针对壶腹部肿瘤,通常的手术方式是标准Whipple术,但对于高龄患者来说,Whipple手术十分复杂,时间长、难度大、风险高,不仅对外科医生手术技术要求高,对病人的身体状态及耐受程度也是巨大的考验。袁周教授团队本着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风险,在家属表示理解后,袁周教授团队较终决定为患者进行Whipple手术。术中探查腹腔,见腹腔内无腹水,腹膜、盆腔内、大网膜、肝脏、肝十二指肠韧带、腹腔动脉周围、肠系膜根部、腹主动脉旁等无转移性结节和肿大淋巴结。医生在术中探查到胃前壁有一枚结节,直径1.5cm,医生为其完整切除胃壁结节;术中触摸壶腹部肿块,直径2.0cm,探查到肿块与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间的关系清晰,医生为其完整切除胆囊、部分胆总管、胰头、胃远端、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并进行消化道重建:胰腺-空肠吻合、胆肠吻合、胃空肠吻合。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整个手术团队配合良好,以精细和娴熟的操作,为患者带来福音,目前患者已痊愈出院。据袁周教授介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指源于主胰管或胰管主要分支有大量黏液分泌的乳头状肿瘤。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该疾病命名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按其影像学及病变部位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型及混合型,目前主要以后两型居多,且一般发生于60~70岁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IPMN是胰腺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但由于有潜在恶性的可能,建议发现后进行手术治疗。一般对于胰头部位的IPMN主要采取标准的Whipple手术治疗,而胰体尾部位的IPMN,则选择实施胰体尾切除,同时远离胰管部位的IPMN也可实施胰腺部分切除,手术切除率及预后都比较良好。我院肝胆胰外科袁周教授长期从事胰腺局部切除的研究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今已完成数十例手术,以精湛的医术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袁周教授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下午,每周五上午(门诊10楼)每周三肝胆胰外科专题门诊(门诊2楼)
上一篇:【普外科】我院肝胆胰外科郑起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一例腹腔巨大肿瘤切除术下一篇:【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世界骨松日中国主题发布:强健骨骼,远离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