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召开首届炎症性肠病(IBD)学术沙龙暨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治协作组启动会

2021-12-27 326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前往主页

       我国现有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数据显示,炎症性肠病(IBD)患病率、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但目前IBD的诊治依然面临不少困难。为适应现代医学诊疗理念、打造品牌学科,体现多学科合作的现代整合医学模式,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主办的“首届炎性肠病(IBD)学术沙龙暨炎性肠病多学科诊治协作组启动会”项目于日前在上海举行。大会由胃肠外科吴祯乾主任主持。


       作为此次会议主席,消化内科朱金水教授表示,IBD虽然以肠道病变为主,但可以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IBD诊疗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消化系统疾病范畴;普外科胃肠外科主任王志刚教授说道:IBD的病因尚不明确,治疗难度大。正确诊断对于IBD的治疗至关重要,而IBD缺乏诊断金标准,需结合临床、内镜检查、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进行综合诊断分析。因此,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通过规范的多学科团队(MDT)、现有诊疗方法优化组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改善疗效的目的。

       消化内科陈玮教授很早便开设IBD专题门诊,是本院比较早规范开展IBD内科诊治的专家。交流会上,陈玮教授系统性的分析IBD近年来的进展,分享现有治疗药物的注意事项以及诊疗策略的改变。影像科魏小二教授通过几个病例的实战,深入浅出的介绍肠道炎性病变的影像学改变。病理科陈春燕教授从病理学角度分析炎症性肠病病理诊断及思路。普外科高琦主任分享了几例IBD合并症急诊病人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新的的国内外急诊诊疗策略,展示六院特色的治疗方案。贾震易主任是营养外科专家,他从不同角度阐述炎症性肠病的营养治疗的重要性。胃肠外科阎钧结合国内外新的指南讨论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诊治策略,对该疾病的规范化治疗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本次大会旨在深耕医患核心需求,洞悉患者身心痛点,促进炎症性肠病(IBD)的健康管理,提升诊疗水平,进而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IBD多学科诊治协作组的成立,为六院建设优质服务提供有效助力,期待该协作组在未来不断打磨,打造出新的六院IBD诊治品牌,为患者提供多方位、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助力更多患者实现临床治好的目标。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