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时,皮肤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体表散热增多。因此,年轻健康的人,不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人体体温是恒定的。老年人体温调节机能,和年轻时相比,会下降很多。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中枢调节功能、心脏功能、肌肉张力、汗腺调节功能,都有很大退化。当外界温度变化过大过快时,就难以及时调整到位。所以炎热的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年人的健康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综合来看,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多,虽然这对防暑有益,但血液循环却要比平时高出5倍的血流量来实现。这不仅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且体内水分不足会造成血黏度异常,老年人经常会出现的心血管疾病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此时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很容易诱发脑中风。由于血管内的血脂含量、血糖含量过高等多方面因素,造成血管出现堵塞,血管壁变厚,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因为夏季太过炎热,同时气压较低,很多老年人出现胸口发闷,导致食欲不振,吃不下东西。但是当老年人每天摄入的营养物质不够充足时,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血压过低引起应激性血糖升高,导致血糖过高。并且因为气压太低,加上蝉鸣太嘈杂,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烦躁情绪精神过度紧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诱发脑梗。
夏季的高温天气,容易引发眩晕症,多见于老年人。众所周知,夏天的气温高,闷热不已,往往会让人上不来气,还容易让人“生内热”,导致肝火旺,情绪多烦躁、焦虑。在这种情况下,身体较差的老年人,容易出现眩晕症,尤其是在蹲厕所后猛地站起来,或者是从高温的户外走进凉爽的室内,甚至还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冒冷汗等症状。
如果中老年人在初夏时节出现如自觉烦热、短暂性头晕头痛、半身麻木等症状,可能是温差变化引起的热中风的先兆,需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程。
2、呼吸道疾病
阴雨天时,温差大、湿气过重易致呼吸道疾病。医生提示老年人,即使阴雨天也要适时开窗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此外夏季气温较高,老年人如果外出满身大汗地回到家,又马上吹风扇吹空调,一冷一热之下,很容易受凉感冒。
3、肠胃疾病
因为天气过热,经常会有老年人因为温度太高,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老年人因为年龄原因,肠胃功能已经出现衰退现象。本身的消化系统就比不过成年人,同时也更加脆弱,一旦老年人出现厌食,不吃东西时,很可能会诱发慢性肠炎。
4、风湿骨病
因为受到台风的影响,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降雨。夏季降雨虽然让温度降低了不少,但是随之而来的湿气却让老年人苦不堪言。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骨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是因为溶血性链球菌在人体的关节处大量繁殖,导致关节疼痛不已。而类风湿关节炎则是因为关节在平时保护不到位,出现关节滑膜慢性炎症。
较关键的是痛风,痛风作为老年人具有代表性的风湿骨病,主要是因为人体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身体内尿酸过多。其不仅会造成老年人身体出现剧烈的疼痛,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反应,让关节产生病变,造成老年人关节畸形。病情严重还可能造成脏器损坏,比如痛风会引发肾炎,导致肾脏出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