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东方医院徐美东教授团队在食管癌诊治领域获研究新进展

2023-10-20 1063
上海东方医院 上海东方医院 前往主页

食管癌是消化道领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我们国家的主要亚型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近年来,随着人们内镜筛查意识的提高,以及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食管鳞癌可在早期且毫无症状胃镜体检筛查时被发现,更可由内镜医生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微创实现食管早癌治好性切除,切除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受影响,食管鳞癌的诊治模式已被悄然改变。

然而,不幸的是,仍有相当部分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发现较晚,且食管鳞癌进展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此外,尽管ESD技术切除食管早癌已相当成熟,但术后常见并棘手的并发症——食管狭窄,却将部分大面积病变患者拒于微创大门之外。为让更多早期患者获益于微创诊疗,让更多进展期患者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济大学徐美东教授和团队一直致力于食管癌ESD术后狭窄的防治方法,寻找食管鳞癌的进展机制的探索研究。

研究介绍了食管早癌患者环周ESD术后食管狭窄的有效预防方法—自控式防狭窄水囊导管装置的置入。这种新型自控式防狭窄水囊装置由徐美东教授早创发明,原理是通过水囊充盈的支撑扩张力,防止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疤痕挛缩,从而预防狭窄,已获发明专利授权(专号: CN211584837U)。研究中纳入了37例食管环周早癌行ESD的患者,长径为4-14cm(中位值7cm),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基于口服糖皮质激素的自控式防狭窄水囊置入治疗,随访期间中只有3例(8.1%)患者出现ESD术后狭窄,而食管环周ESD如无预防措施狭窄发生率为接近满分。研究结果显示: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置入自控式防狭窄水囊装置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食管环周早癌患者ESD术后的狭窄。

目前,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每年诊治来自全国各地的食管早癌患者多达数百例,是国内ESD治疗食管早癌较多的中心之一,且随着徐美东院长食管狭窄防治新方法的发明,越来越多的环周食管早癌患者在我院得以经ESD方法成功治好。目前徐美东教授团队仍在探索食管鳞癌机制研究上不断努力,争取有更多突破,为我国食管癌诊治领域添砖加瓦。

文章源自于上海东方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