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都会感叹,小孩子的声音怎么突然就嘶哑了?这其中的原因可不少。
儿童声音嘶哑是临床上儿童音声障碍中常见的类型。由于儿童期特殊年龄段声带的解剖特点与成人不同,以及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善,抵抗力较差,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先天畸形、喉乳头状瘤、声带麻痹等问题,引起声嘶。
有一种狡猾的疾病,它会导致声音嘶哑,即使手术治疗后也难以根除。它就是——“喉乳头状瘤”,这次,我院病理科“镜彩神探”志愿服务团队就为大家揭秘这种疾病!
儿童喉乳头状瘤:儿童喉乳头状瘤多数起病于2-6岁之间,是小儿常见的喉部良性肿瘤。
儿童喉乳头状瘤症状
主要首发症状是声音嘶哑,其次是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窒息危及生命,其他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反复肺炎。所以该病经常被误诊为哮喘、喉气管支气管炎、异物堵塞或喉畸形等。
喉乳头状瘤是如何引起的?
喉乳头状瘤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85%以上的病毒亚型为低危型HPV6、11型。目前研究认为新生儿感染HPV主要是由母亲垂直传播。胎儿在子宫内、分娩过程中可能吞咽或接触病毒,新生儿出生后也可能通过接触感染病毒。
HPV感染宿主细胞并干扰宿主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引起宿主病理改变。HPV感染会让宿主对病毒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缺陷,导致T细胞免疫功能障碍,使得机体无法识别、清除肿瘤细胞,从而引发细胞过度增殖形成乳头状瘤;同时免疫功能障碍会阻碍机体清除HPV病毒,病毒的长期存在会导致肿瘤容易复发。
虽然感染HPV的母亲有可能会将病毒传播给新生儿,但是大部分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的上升和乳头状瘤复发次数的增加,体内产生更多的HPV抗体,清除病毒。因此尽管育龄期妇女HPV感染率较高,但是只有极少数患儿会发生喉乳头状瘤病变。
喉乳头状瘤治疗方式
目前喉乳头状瘤的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然而手术只能切除肿瘤,并不能清除HPV病毒,所以多数患儿即使经过手术治疗后也极易复发,发病年龄越小越容易复发,并且没有有效预防复发的治疗方式,临床上也在探索研究许多新的辅助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干扰素、西多福韦)、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性或预防性疫苗和基因治疗等。
喉乳头状瘤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它生长较快,若诊疗不及时可能出现完全性喉梗阻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因此孩子出现长时间声音嘶哑时,家长应引起重视。
如何预防?孩子确诊了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留意孩子咽部情况,避免用声过度,并注意孩子的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孩子体质,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让病毒无机可乘。若是确诊了喉乳头状瘤,也不用太过担心,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尽量达到治疗效果。